薄層色譜掃描儀的基本用途

當前位置:首頁 >> 儀器儀表技術文章

薄層色譜掃描儀的基本用途
薄層定量工作最初是通過目視法或測面積法,對薄層上分離的斑點與標準品比較進行含量估計,但由于方法粗糙,可引起很大誤差。后來將斑點定量收集后,結合比色法或紫外分光光度法等進行定量,雖然準確度有所提高,但操作復雜,工作效率低。因此多年來薄層色譜法只能停留在分離鑒定和半定量的水平。70 年代后各國學者結合薄層色譜法的特點相繼設計出各種型號的薄層色譜儀,使薄層定量工作進入了儀器化、自動化的階段,從而使薄層色譜法成為微量、快速定量分析的有力手段。薄層色譜掃描儀的主要用途有:
  a .定性-光譜測定
  在薄層上被分離的斑點,除用Rf 值及斑點本身的顏色特征、熒光或與特殊顯色劑顯色后進行該化合物的定性外,還可以用薄層色譜儀在波長200~800nm 間進行斑點的原位掃描,測得該化合物的吸收曲線及最大吸收,并與對照品比較從而對樣品中該成分進一步確證。
  b .定量-色譜測定
  被分離的物質斑點在薄層掃描儀上用合適的測定參數(shù)進行掃描,可得到斑點的面積值與已知量的對照品斑點的面積相比較,可以計算出樣品中被分離物質的含量,有些薄層色譜儀可以自動給出被測物質的濃度或百分含量。
  應用薄層色譜儀定量的方法有:
 。╝)外標法
  定量時同時在板上點上已知濃度的標準品溶液?煞譃1 點法和2 點法,當工作曲線是通過原點的直線時,選用一種濃度的標準品-一點法;當工作曲線不通過原點時,選用兩種濃度的標準品-二點法。兩種方法的校正不僅可以對一個標準品斑點,還可以對兩個或四個同樣量的標準品斑點的測得值進行平均后計算。下圖為外標一點法和二點法的工作曲線。外標法是薄層掃描時最常用的定量方法。

 。╞)內(nèi)標法
  本法與外標法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用內(nèi)標法時面積累計值為被測樣品和內(nèi)標物的面積之比,在被測溶液中加入一種在被測液中不存在的性質與被測定物質類似又易與被測物很易分離的純物質。因此內(nèi)標物的選擇比較困難,所以外標法是更為常用的定量方法。內(nèi)標法也分為一點法與二點法,選擇哪一種方法的原則與外標法相同。
 。╟)歸一化法
  因為組分的含量與其斑點面積成正比,對于含n 個組分的混合物中組分1 的含量應服從下式:


  組分1 的百分濃度等于它的斑點面積在總斑點面積中所占的百分比。當然只有在被分析各組分的性質差別較小以及斑點面積在線性范圍內(nèi)的情況下才適用。

發(fā)布人:2010/4/1 10:15:004590 發(fā)布時間:2010/4/1 10:15:00 此新聞已被瀏覽:4590次